
李骏以审判长的身份坐在审判席上
2012年以来,金融领域长期存在的隐性问题和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新问题逐渐显现,大量矛盾涌向**,金融案件呈井喷式增长态势。慈溪**这几年金融案件连年增长,仅2014年,涉案金额就高达51.8亿元。
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金融案件,慈溪**在宁波首开金融审判庭,主要受理诉讼标的100万元以上的金融借款案件,证券、票据、保险、期货、信用证、信用卡**案件,破产案件。
近日,金融审判庭的新任班子刚刚过了公示,其中一人备受关注——金融审判庭副庭长李骏。
李骏有啥特别的?8年前,他曾经是慈溪**的“网管”,而且还是个理科男。众所周知,法学不都是理科男的噩梦嘛。“网管”法官,一度也成为他的绰号。
从“网管”摇身一变做法官,李骏在宁波业界十年来堪称第一人。
通信专业硕士放弃高薪 做起了**网管 李骏,慈溪人,80后,留着小平头,略显腼腆,和想象中庄严的法官完全不一样。
翻看李骏的履历,是个标准的学霸:2004年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,读的是通信专业,之后继续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读研,2007年顺利拿到硕士学位。
对于成绩优异的李骏来说,未来的路原本一帆风顺。毕业前,他就被上海华为公司看中,未来将成为一名出色的技术人员,人家连年薪都给他开好了,一年至少12万。
谁都没想到,李骏舍弃了优厚的待遇,选择来慈溪**做月薪三千的网管。这一“另类”的选择,当初让所有的同学和家人都大跌眼镜。连**的同事也赶到不可思议,不停追问“你究竟是怎么想的?”
李骏笑着说,选择网管的原因很多。“我是慈溪人,不想离家太远。那时候的女友也在慈溪,想想还是就近吧。”
于是,他顺利通过了面试、笔试,成了慈溪**八年来招的唯一一个公务员编制的网管。
网管有个梦想 和包公一样审案 当初,慈溪**仅有2个网管,除了李骏,还有一个是临聘人员,“后来又招过一个事业编制的,但去年也辞职了。”
作为新人的他们,刚进慈溪**就遇到了一件大事:2007年,全省**启动信息化建设。
“**怎么搞信息化,完全是一片空白,有一种白手起家的感觉,还挺有冲劲的。”李骏说,从最初的**内网建立,到后来的数字法庭、审判系统,都是在他手里一家家**跑着做起来的,现在想想,还算有点成绩。
但时间长了,却多了一种麻烦:很多亲戚以为他在**工作,遇到法律问题就来找他,结果他什么都不懂,每次都要托人咨询。
久而久之,听说李骏在**工作,还做了网管,倒成了亲戚朋友茶余饭后的谈资,甚至大家都说他“太想不通”。
李骏想到了改变。“当时就想寻求一种出路。在我们的系统里,社会评价最好、最受人尊重的,就是法官。于是我就想到了做法官。”
李骏说,在建造**的信息化工作中,因为经常会在各个**跑,每次听庭审,他都会有一种憧憬。“我就想着,有朝一日我会不会坐在那个位置上去,一个人审判一个案子,就和古时的包公一样,那多牛!”
百里挑一的司法考试 他一次就过了 2009年,在家人的鼓励下,李骏开始准备司法考试。
法学专业的人都知道,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有多低,一百多人仅有十几人通过。即使是慈溪**的书记员,还有不少人没通过司法考试。
那一年报考,李骏备受关注。一个理科男,没读过法学,连专业术语也没听过,凭什么去考?但李骏却不以为然。“理科男来考是吃亏,但也有优点,就是逻辑能力比文科生强。”
李骏自创了一套背法条的方法:别人是一条条背法条,一般要背半人高的教材。而他就依照计算机记忆的逻辑性来记,大概知道什么个印象,就可以了。加上之前的考研经验,经常熬夜,即使白天做网管工作繁重,但晚上背起法条,他依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。
李骏还有个优势,就是**的氛围。身边的法官都是“**老师”,可以随时解答他的专业知识问题。而且**的信息化建设,需要到处听庭审,这也有助于他对法条的实际运用。数字法庭上线后,他就直接在电脑上听庭审。
就这样准备了五六个月,他一次性通过了司法考试,取得了法律执业资格。看到他的成绩,**的几个**官还专程打电话向他道喜:“考得不错,你都过了,好几个学法学专业的人都没过呢。”
理科男梦想成真 走上审判席 过了司法考试,李骏心中的梦想放大了———走上审判席。
2011年年初,李骏如愿以偿被任命为慈溪**助理审判员,同年底开始在民二庭从事商事审判工作。民二庭庭长史久瑜曾这样评价李骏:这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年轻人,对法律的悟性很好。
他天天泡在审判庭里,旁听庭里资深法官审理案件,认真学习审判技巧。而开始办案后,他迅速适应了高强度的工作,第一年就办了331个案件,成了慈溪**办案最多的法官。
四年后,当慈溪**准备设立金融审判庭,理科男李骏成了不二人选。“经济案子,大部分都是和数字打交道。这不,他学的都用上了。”李骏的“顶头上司”,慈溪**行政庭庭长史久瑜说。
李骏曾经处理过6亿元的借贷案,创了慈溪**进院以来最大的数额,整个案件复杂,涉及矿山转让、风险投资多个领域,光汇款凭证就有近百份。当时被告还被关在看守所里,调查非常困难,为了尽快破案,李骏一次次跑银行查对,个把月就快速破案,俨然成了一位专业会计。
而有时候,他又变身为老娘舅,周旋于原被告之间,费劲口舌调解;有时候,他也像一位“侦探”,为了一个票据**,除了询问双方,还要及时拿到证据,保住线索。
四年升到副庭长 刷新慈溪**新纪录 在史久瑜看来,李骏当选副庭长,优势很明显:“金融庭的法官,要求在票据、金融借款领域有着丰富的审判经验,对数字有着极强的敏感性,容易从案件争议金额发现案件审理线索,具有金融审判庭副职该有的实务技能和业务水平。”
而为了尽快破案,李骏理科男的“老毛病”又犯了:专门为**写编程,用excel编公式,方便计算数额。而他撰写的多篇调研文章先后在《宁波审判研究》等刊物上发表,他承担的宁波市**系统重点调研课题《关于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调研》也已顺利通过上级**验收。
事实上,这位“网管”法官,又刷新了慈溪**的一项纪录:从助理审判员升到副庭长,一般都要经过十年的磨练。而他,仅仅四年就做到了。
可即便做了副庭长,收入也和it行业无法相提并论。李骏的朋友圈里几乎都是it男,有了在华为,有的在ibm,几乎个个都是耳熟能详的大公司。选择了**,后悔过么?
李骏摇了摇头:“有些人会干一行怨一行,但我没有。我觉得每个职业都有不同的人生价值。网管,虽然职位不高,但整个**系统都由你来建造,从工作中还是很有成就感的。现在作为法官,有审判权,你的判决会影响很多人,这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。”
作为未来金融厅的副庭长,动辄就要审理百万的金融大案,李骏的期望是,作为法官,能坚守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,“可以是很唠叨的老娘舅,也可以是用审判权做出公正审判的裁判者。”而在审判中,他希望自己能做到追求公平和效率的平衡,“法律上有句格言,‘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。’所以一方面要查清事实,另一方面也要追求办案的高效。” (来源:《钱江晚报》,仅修正原文毕业时间错误)